化橘红官方网站
何为化橘红历史悠久药理作用典故逸事诗歌文选歌舞戏曲抗疫担当产业概况化橘红种植化橘红加工化橘红旅游化橘红品牌最新政策政府公告标准执行VR展示基础情况发展定位园区优势创建目标园区布局支持政策要点新闻行业资讯企业新闻园区动态新闻报道专家解读宣传视频公益广告景区景点化橘红干果化橘红成药化橘红制剂化橘红饮品化橘红食品化橘红工艺品化州鼎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化州中贸橘红土特产有限公司广东化州中药厂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美华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橘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化州市贡园化橘红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南国橘红制药有限公司化州市万添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化州复兴隆化橘红专业合作社化州市益利化橘红专业合作社化州市橘品种养专业合作社化州市丰富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广东逸云医药有限公司化州市华逸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化州市橘安食品有限公司化州鼎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融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广东橘之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化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桔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化州市华红土特产有限公司化州同道堂化橘红有限公司广东橘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茂名巨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茂名市健群药业有限公司化州市赖家园橘红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正源堂化橘红实业有限公司化州市金睿化橘红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橘岭化橘红种植合作社化州市野山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恩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实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橘汇橘红有限公司广东国洲中药有限公司

化橘红“夏·摘果”,让人欣喜!

发表时间:2025-06-19 22:00

盛夏的岭南,万物丰茂。在茂名化州市平定镇“中华化橘红第一村”大岭村的古树贡园里,沉甸甸的化橘红果压弯枝头,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橘香。6月18日上午,“喜摘幸福果 共奔致富路”2025年化州化橘红“夏•摘果”活动在贡园下面的文化广场启幕。这场融合产业变革、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盛会,勾勒出传统“土特产”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跃升的生动图景。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千亿集群的盛夏启航

一场透雨过后,化州国家级非遗“跳花棚”响彻广场。非遗工坊摊位展示化橘红古法炮制引人驻足。“信”字号公共品牌建设让化橘红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一张耀眼名片。


文章配图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夏森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夏森说:“ 化州以‘赏花经济’激活文化基因,以‘贡品文化’赋能品牌价值,助推化橘红从‘止咳良药’升华为药食同源的‘康养IP’,本次‘夏·摘果’活动以‘喜摘幸福果 共奔致富路’为主题,既是对丰收的礼赞,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土特产’正在经历从‘田间地头’到‘全产业链条’的深刻转变。”。


文章配图

化州市委副书记傅婕丹

“如今,种植面积达13.26万亩的橘林漫山遍野,年产7.5万吨鲜果、1.5万多吨干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5亿元,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丰收图景。35万从业者扎根热土,深耕化橘红产业,产业链上相关经营主体多达1500家”,化州市委副书记傅婕丹在活动上表示,“曾经的‘土特产’,已蝶变成为乡村振兴的‘顶梁柱’,撑起了化州产业强县富民的坚实脊梁”。


文章配图

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廖志略

全国人大代表、化州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廖志略感慨:“这是我们‘春赏花、夏摘果、秋甄藏、冬养生’四季主题的首届“夏·摘果”活动,希望让外地客商亲历从果树到成品的全链条,感受千年非遗炮制技艺与现代大健康的融合!”

岭南双宝:从探讨结缘到产业共荣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副会长梁茂周与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会长关炳华的手紧紧相握,“化橘红可单味成方,专攻燥湿化痰;陈皮是‘和药之王’,擅长健胃消食——这是岭南大健康产业的‘黄金组合’!”梁茂周举起合作协议书由衷地说。关炳华补充道:“新会品牌建设经验与化州产业新势能结合,必将抱团闯天下!”。活动现场,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等单位、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汇聚资源,优势互补。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化橘红与新会陈皮均是著名南药,也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者作为“药食同源”中的佼佼者,开启战略合作标志着“广东三宝”中的双星正式联袂。这不是简单的签约,而是岭南药食文化的基因重组。

双方希望借此契机,携手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路径,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共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书写“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文章配图

“信”字号,是茂名市倾力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能全链条提升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它代表着“质量可靠、信誉保证、文化传承”的金字招牌。活动现场,2025年茂名市首批优秀的化橘红企业和产品被授予“信”字号牌匾。

舌尖美味:从“药罐子”到“养生宴”

烹饪化橘红一桌菜,蒸汽氤氲,独特的橘香弥漫开来。化州名厨罗昌西揭开炖盅,“化橘红猪杂汤”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道菜精选当地新鲜猪杂,搭配化痰理气的化橘红丝,慢火熬煮出甘香浓汤。汤头醇厚回甘,猪杂嫩滑爽口,每一口都透着食材本味与化橘红清香。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化州名菜“化橘红香油鸡”,这道菜用陈年化州橘红粉腌制白切鸡,采取隔水蒸制的方法,当千年道地化橘红与鲜嫩白切鸡邂逅,入口甘香、肉质弹嫩,配上秘制化州香油,入口香滑,过齿留香。


文章配图

化州名厨罗昌西


文章配图

化橘红一桌菜

“良药入膳的关键在于风味平衡。”罗昌西指着菜单介绍,十三道创新菜式将在未来进驻多家粤菜酒楼。此刻,品鉴的不只是美味,更是产业融合的鲜活滋味。

化橘红T台秀:乡村产业与创意激情碰撞

一场别开生面、充满乡村风情与奇幻色彩的“化橘红T台秀”在舞台上激情上演。“台上演员大多是种植户和普通农户,他们对化橘红感情深厚,也满怀喜悦与期待。”活动主办方介绍说。


文章配图

化橘红T台秀

在这场T台秀上,将化橘红的不同产品巧妙融入服装、挂饰设计中,展现了农业农村与化橘红产业的蓬勃活力和精神风貌,更代表了农户们支持并推动化橘红产业创新发展的美好愿景。

不仅如此,这场T台秀还别出心裁地引入了西游记人物形象,在趣味互动中讲述化橘红故事。唐僧对孙悟空说道:“悟空,此乃化州瑰宝化橘红,药食同源,济世康民。”通过唐僧与孙悟空的对话,寓意“仙果”化橘红从乡野走向济世康民的广阔天地,象征着化橘红产业在创新创意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魅力!


文章配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的精彩演绎,为盛会增添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彰显了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橘橘与花花”:让千年橘香飘进校园

“快看!橘橘和花花来啦!”作为化橘红产业首个IP形象,两位“化橘红宝宝”憨态可掬、充满活力,正是化橘红产业年轻化、品牌IP化的生动体现。9月开学季将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计划,让孩子们在虚拟种植中领悟“药食同源”的智慧。


文章配图

“化橘红宝宝”发布

“化橘红宝宝”将承载着化橘红健康、吉祥、富足的美好寓意,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心田,让化橘红文化在下一代生根发芽,让产业振兴的希望薪火相传!

午时采果:百年老树的时光密码

虽下小雨,化橘红树下依然人影攒动。“采摘要等午后露水干透,这时果胶最丰沛!”73岁的果农李伯说。拇指托住果底,食指轻旋果梗,一颗金黄的橘果便完整落入筐中。外地来的嘉宾抬手尝试,指尖触碰果皮的瞬间,绒毛泛着温柔。“这是大自然的精密计时。”农科专家解释,老树因生长缓慢,果实在六月进入成熟高峰;午后采摘既能避开晨露导致的霉变,又使药效成分达到峰值。筐中渐满的化橘红果,恰似这方水土对勤勉耕耘者最丰厚的回馈。


文章配图

一棵树苗的使命:从人民大会堂到古树贡园

在树龄113年的化橘红古树旁,众人小心翼翼地将一株化橘红幼苗植入沃土。“今年三月,它出现在北京全国两会,诉说着“百千万工程”下产业‘老树发新枝’。”廖志略轻抚叶片说。此刻,全国、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平定镇等五级人大代表和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成员一同培土。这株化橘红新苗,连接着人民呼声与政府决策,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鲜活见证,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注脚。

百年虬枝与嫩绿新苗同框,恰似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正如“百千万工程”吸引新农人返乡创业,1600年老产业借此焕发新生。远处,那株从人民大会堂归来的幼苗,正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誓言,深深扎进岭南沃土。


文章配图

五级人大代表和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成员植下化橘红树苗

外地来的客人好奇地触摸化橘红果,有人轻嗅清冽药香,有人摩挲果皮绒毛。这些承载千年智慧的果实,正沿着新铺就的产业之路,奔向更辽阔的远方。在化橘红古树贡园,百年老树旁新栽的树苗慢慢舒展枝叶,仿佛吟唱着乡村振兴的绿色诗篇。

撰稿:龚翠霞

编辑:莫嘉昊(见习)